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日益开放,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内电信市场日趋成熟,运营商普遍面临“增收不增收”的困境,纷纷实施转型战略。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巨大需求与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不谋而合,但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在《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分析了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由于中国中小企业具有基础薄弱和分散经营的特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不足,IT人才短缺
2005年,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74%的中小企业计算机相关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1%,而外企通常在2%-3%之间;81%的中小企业只有5名IT技术人员。这说明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不足,企业中缺乏IT人才。此外,中小企业信息化硬件投入占信息化建设投资比重较大,而配套信息软件投入相对不足。据赛迪咨询统计,2005年,中小企业硬件投资占比67.6%,软件投资仅比2004年增长0.3%“重硬轻软”不仅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会因为软件和相应的服务跟不上而制约硬件的性能。
(2)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与新旧管理模式相冲突
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关键是能否与管理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标准不健全,业务流程不清,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基础数据缺乏积累或共享,难以实施科学管理,导致企业信息化效果不佳。此外,信息化往往带来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如果员工的信息化意识不加强,新旧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就容易出现,尤其是人的阻力。
(3) 对信息安全的担忧
电信运营商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采用ASP模式,中小企业出于核心数据安全的考虑,会对ASP模式产生担忧。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具体经营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例如,公司有两套账户,一套为外部账户,一套为内部账户。在ASP模式下,财务数据在第三方系统中运行,企业并不担心;另一方面,企业担心自己的价格信息和产品差异化信息泄露,被竞争对手获取,造成损失。
(4) 缺乏系统化、个性化的信息解决方案
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还停留在使用一定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上,使用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还很少。
此外,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企业性质、规模、经营方式、内部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不规范,不能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看成是大企业的信息化。简化版。中小企业需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无法承担IT咨询的个性化服务成本。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会采取观望态度。
基于以上讨论,以下建议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1) 细分市场,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行业分布广泛。然而,由于成本和资源的限制,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为每个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这就要求从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强烈的信息化愿望的角度进行市场细分。从行业开始。通过集中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共性点,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既兼顾了中小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又实现了运营商的大规模应用。
(2)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供IT外包服务。
由于资金不足,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完成信息化建设。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第三方为他们搭建一个开放、可管理的信息通信平台,并提供一个集语音、数据和多媒体应用于一体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以实现以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的目标。电信运营商拥有可靠的通信网络和高素质的人才。语音、数据和多媒体应用是他们的强项。因此,运营商可以作为信息和通信平台的建设者,为中小企业提供IT外包服务。
(3) 树立信息化理念,打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品牌。